物料资料库的策略与困境

来源: | 作者:沈子亮 18652789567 | 发布时间 :2025-05-19 | 10 次浏览: | 分享到:
本文围绕物料资料库在制造业的应用展开,按标准化程度划分四类工厂类型:
完全标准化产品工厂(如汽车、家电):依赖物料编码,强需物料库;
选配型定制工厂(如大型工业设备):“编码 + 图号” 管理,强需物料库;
非标自动化设备工厂(15% 标准化):混合管理模式,对物料库依赖性低;
项目型金属结构工厂(100% 定制):无需物料库,却因离散型 ERP 强制建库陷入两大困境:
服务商困境:难以平衡系统要求与工厂高定制化需求,加重维护负荷;
工厂困境:数字化后新增非必要工作,效率下降且出错率上升。
结论:金属结构工厂需突破传统 ERP 框架,选择无需物料资料库的数字化系统,从根本上解决管理与系统的冲突,实现降本增效。

物料资料库是一个系统性存储、管理和组织各类相关信息的数据库。其核心目标是通过标准化、结构化的管理,实现物料信息的高效检索、复用、共享和协同。维护一套物料资料库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作。如果以成本作为考量标准,一个物料维护成本起码1元以上。

 

我们来分解几个工厂类型,主要从标准化程度进行区分,来分析物料资料库的依赖性:


第一个类型:完全标准化产品,100%标准化。譬如大部分汽车、家电等工厂。通常会采用物料编码作为核心索引,规格严格且全局唯一,物料编码通常采用多层结构编制方式。

此类工厂,非常需要物料资料库。

 

第二个类型:选配型定制产品,可能90%标准化。譬如大型锻压机床、大型挖掘机等工业设备。通常会采用“物料编码+图号”相结合的方式,用以平衡规模化生产效率与个性化定制需求的关键手段。

此类工厂,非常需要物料资料库。

 

第三个类型:非标自动化设备,可能15%标准化。大部分物料常以图号为核心,每张图纸对应唯一的定制化物料,图号成为区分不同物料的核心标识。部分非标自动化公司会对标准件等使用通用物料编码,对非标件保留图号,形成“标准编码+非标件图号”的混合管理模式。

此类工厂,对物料资料库依赖性已经很小,但考虑未来标准化比例可能越来越高,采用物料资料库并不一定完全是坏事。

 

第四个类型:项目型金属结构工厂,100%完全定制生产。即使不同项目可能有同类型的标准件等,但通常也不会提前备库,某项目需要多少就买多少。

此类工厂,本质上根本不需要物料资料库。


对于金属结构工厂,当前大部分数字化系统以离散型ERP为主,该类型ERP系统严格依赖物料资料库。造成两种困境:

第一个困境:作为软件服务商来讲,必须要找到一种方式,即能让金属结构工厂更简单的维护物料资料库,又能满足系统运行条件。但金属结构工厂,无论是钢板、管材、型材,还是焊材、油漆、外购件等,每个项目技术要求差异非常大。很多顾问自身经验及产品匹配度问题,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,最终加重了金属结构工厂维护物料资料库的工作负荷。


第二个困境:作为金属结构工厂来讲,未上数字化系统时,大家用Excel进行交互,从来没有出现过物料资料库的概念。自从上线了数字化系统,必须要提前维护物料资料库,造成工作效率大幅下降,而且更容易出错。回头一看,维护物料资料库只是数字化系统的需求,根本不是管理需要。

 

金属结构工厂,必须要找到一个数字化系统,该数字化系统无需物料资料库。一旦满足这个条件,后续的工作效率、准确率会得到大幅提升。